“榜样大工”学术科研奖获得者“开波号”设计团队
团队成员:叶超、王春雷、颉利东、毕仕伟、刘旭、于开波、褚凤天
为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提升公众海洋意识。2016年3月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施若科会展(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2016全国高校公务船、工作艇设计大赛”。
来自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船舶CAD工程中心派出一支代表队参加了展会及设计大赛决赛,并最终凭借“开波号”的设计方案斩获20m救助艇组第一名。在荣耀的背后,是7名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是热心的指导教师的默默耕耘。优秀的科创团队背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团队成员为同一个目标凝聚在一起。从陌生到熟识,从青涩到成熟,他们经历磨合、争执,踏着坚定的脚步走来。
团队简介:“开波号”设计团队是一只实力强大的团队。队长叶超成绩优异,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更是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篇核心期刊论文。王春雷也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发表过1篇核心期刊文章。褚凤天发表过1篇EI期刊文章。就是这样7名有志青年凝聚在一起,组成了一只乘风破浪的团队。
比赛经历: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班,比赛一开始,团队就根据队员的各自特点进行了明确的分工。队长叶超有着丰富的比赛和科研项目经验,是团队的领导者。毕仕伟理论基础扎实、软件操作熟练和叶超共同负责整船的设计把握及船型优化。褚凤天和颉利东负责船体三维设计,救援设备设计及救援方案设计,刘旭、于开波负责船的稳性设计、自扶正功能的实现设计,王春雷负责设计方案的评价及优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们既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又集思广益,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达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使个人智慧与团队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模型质量。
2016年夏天的那些日子在他们的记忆中还是那么的清晰。刚试做时,他们是那样的茫然,自扶正这个全新的概念,没有母型船,没有资料,仅仅只有一个大框架,在大家的合力之下,他们开始了不断的摸索,从潜艇到高速艇,从在他们手中修改船舶型线图的连他们自己都已经数不清了,只记得电脑桌面上堆满了他们修改的CAD图纸。一次次的失败没有打倒他们,反而让他们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他们深信要取得好的成绩需要不断创新,要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自扶正方案的设计上他们做了多种尝试,最后终于设计出了满足要求的方案。在救援方案的设计上,别出心裁的设计出的方案,方便工作艇在各个工况下服役。在他们七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在2016年9月成功脱颖而出,通过初赛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当他们拿到参加决赛的名额时,他们觉得离自己当初的梦更近了。当梦想的曙光照进现实,历经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一个个新想法随之诞生,设计方案就在他们不断改进中越来越完美……
经过7名队员经过五个月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决赛当天,来自于8所高校的13支设计团队在上海开了答辩角逐。“开波号”设计团队不仅完成了比赛要求中的基本设计,更额外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设计方案和救援方案进行了优化。同时,“开波号”设计团队更是根据自己所学的设计知识开发了高效的软件设计平台来提高实际设计效率。方案最终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获得大赛20m救助艇组唯一一个一等奖。
赛后,“开波号”团队拿出部分比赛奖金交给学部团委,作为学生科技比赛参赛基金,鼓励更多的运载学子参加科创比赛、投身科技创新。
上一条:【运载10年】学部第七届教工运动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运载的故事】身边的感动 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