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具体>>运载的故事>>正文

【运载学子在海外】日本京都ICR2016会议见闻——任梦柯

作者:任梦柯   时间:2016-11-23   点击:[ ]

 

我是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2014级直博生,师从申长雨院士,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高分子聚合物注塑成型过程的多尺度模拟。

 

会议简介

第17届国际流变学会议(The XVI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Rheology, ICR2016)于2016年8月8日至13日在日本京都举行,共有8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流变学研究者参加此次会议。国际流变学会议(ICR)是流变学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第一届于1948年在荷兰召开,最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后改为4年一次,而且进入21世纪以后定为轮流在亚洲、欧洲、北美举办,因此每12年才能赶上在亚洲举办一次!!能在短短的几年博士期间赶上ICR在亚洲举办,我真的感到十分幸运!

 

[ICR2016]

ICR2016

 

准备工作

知道这个会议是去年在网上搜到了这个会议的官方网站(http://www.icr2016.com/),然后看到了几个调研的文献中的名字居然出现在了会议组委会的名单里,就很想去见一见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大牛们,由于自己的研究当时尚处于调研探索阶段,所以主要是抱着学习和开阔眼界的目的去的。

出国开国际会议的事项还是挺多的,第一个遇到的麻烦就是对方不给发邀请函,因为整个大工只有我一个学生去参加这个会议,最后对方和我们组的老师联系确认之后才给我发了邀请函。然后就是准备需要提交的各种表格,买机票,预订住宿,规划路线等等。我提前3个月,从5月份才开始准备这些事情,过程中有好几次都觉得时间来不及了,最后时间刚刚好,在出发前一周多才拿到签证,所以各位准备出国开会的同学一定要提早准备,也在此感谢整个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初到日本

虽然大连到日本有许多直飞航班,然而京都没有机场,所以只能从大连直飞大阪,然后乘坐JR(相当于国内的动车)去京都。一路景色不错,沿途拍摄了几张:

 

JR上的沿途风景

 

傍晚5点半到达了京都站,直接按照住处提供的路线坐上公交车。京都市的公交车每到一站,车门一侧的车身都会下降一点方便大家上车,车门处没有台阶,后门上车,前门下车时再交钱。住处面积基本和大工博留公寓相近,不过一个人住还是绰绰有余的。

休整一晚,第二天上午出来认认路,然后准备去参加上午的短时课程培训。首先是住处附近,我感觉这里和大连的老街道有一种神似,毕竟大连的一些老街道是日占时期建设的:

 

住处附近的街道

 

然后还是回到了京都市的交通枢纽——京都站。京都站位于京都市中心,也是京都市内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京都站外部

 

京都站内部

 

从京都站向南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培训地点,也就是会议召开的地点——Kyoto Terrsa。Terrsa似乎只是音译,没这个英语单词,这个地方翻译过来好像叫京都市综合福祉中心,里面好像还有一些帮助退休人员再就业的部门,不过平时也可以作为会议中心使用:

 

Kyoto Terrsa

 

短时课程培训

会议正式召开之前,会议提供了短时课程培训,因为看到课程主讲人也是我调研的文献的作者,所以我就参加了。我参加的课程名称是Dynamics of Soft Matters(软物质动力学),高分子聚合物也属于软物质的一种,在课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其实流变学是力学、化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来看看这几个公式有没有种熟悉的感觉?

 

Masao Doi教授在上课

 

第一天的主讲人是Masao Doi(土井正男)教授,1978年和S.F. Edwards提出了描述高分子浓厚体系的里程碑式理论——Doi-Edwards管道理论,现为北航的特聘教授。这么牛的人物,课程结束后果断合个影,合影的时候那叫一个紧张啊:

 

和Masao Doi合影

 

第二天的主讲人Yuichi Masubuchi同时也是本次会议的秘书,他的研究方向和我比较相近,我也曾看过他的文章,因此私下向他请教了一下,对我的研究也有一些启发。

 

ICR2016会议

短时课程之后的第二天上午,ICR2016会议就正式开始了。开幕仪式只有20分钟,然后就是整个会议的第一场大会报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J. Vermant教授的报告“Interfacial Rheology: from the Oil-field to the Human Cell”。ICR2016会议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这种大会报告不只在会议的第一天有,这样的大会报告共有6个,分散在会议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分会报告之前。大会报告之后就是分会报告,由于流变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分会场多达18个,其中与我的研究比较相关的分会场有材料加工、非牛顿流体力学、均相聚合物体系、计算流变学等,也有一些分会场和组里其他同学相关。会议方很贴心,给参会者发了存有摘要集的U盘,同时还有每天的报告日程表,一天一大张纸。一开始我看着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还是有点抓瞎的,不知道去哪个分会场比较好,所以总待在一个分会场听,后来就开始听一场报告换一个地方,有的时候遇上同样时间不同分会场的两个报告都很想听,就只好有些取舍了,只选一个听或者两个各听一半的情况都有。由于一个报告只有20分钟,所以开会一天下来跑来跑去好多趟也是挺累的,晚上还想去街上逛一逛,每天都是身心俱疲啊。

 

会议中心门口

 

京都日常

8月正值酷暑,在京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大晴天,中午出来吃饭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被晒透了,实在受不了去便利店买了瓶防晒霜,居然是SPF50+ PA++++,可见这边紫外线强度有多高……

在京都绿茶非常流行,自动贩卖机里的饮料近一半都是绿茶,不像国内的绿茶饮料加了好多糖,这里的绿茶饮料几乎是没有热量的,每天喝一瓶都不会腻。

在京都既有繁华的商业街,也有保存完好的老街道,还有非常多的寺庙和古建筑。城市的绿化非常不错,市民的环保意识很强,地面非常干净。在京都的几天拍下了很多美景:

 

 

京都站前的地标式建筑——京都塔

 

京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四条河原町

 

四条河原町街头的乐队表演(最右的小哥都跳起来了)

 

已经弃用的京都市有轨电车(和大连的201路电车不能更像了啊)

 

夕阳下的清水寺

 

小巷里的老式建筑

 

再来几张京都的美食:

 

京都的美食(没怎么吃寿司,毕竟在大连也能吃到比较正宗的寿司)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京都期间也遇到了许多中国人,有国内外大学来参会的老师学生,还有来京都旅游的中国游客,他们让我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参会感想

这次会议让我对流变学有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对我的研究方向既有基础知识上的夯实,也有学术前沿上的追踪,我也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在知识储备和英语能力上的不足。科研之路漫长而艰辛,不求自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牛人,但也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博士生涯中做出满意的成果。

 

 

P.S.什么是流变学?

流变学是研究载荷作用下物质(依赖于时间的)流动与形变的学科。在流变学的视角下,没有纯粹的固体或流体,一种物质是固体还是流体要看你观察的时间尺度,比如说:山川岩石平时可视为固体,但是在数亿年的地质变迁中,也可以说它们在“流动”。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流变学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微观的高分子链缠结结构决定了其宏观尺度下的复杂力学响应。随着时间尺度从小到大,温度从低到高,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表现出从类似固体(玻璃态、高弹态)到类似流体(粘流态)的不同状态。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流变学学会都是同属于化学和力学学会的,可见流变学与力学的密切关系。

 

 

 

上一条:【运载学子在海外】英国MoViC & RASD 2016会议之行——李榆银
下一条:【运载学子在海外】美国加州伯克利 ICCM(2016)会议之旅——冯伟哲